這是我一直不願面對的事情,甚至暗自覺得自己不會那麼不幸,結果花了二次試管的金錢及時間之後,我還是得要好好面對這個狀況;就像英文之於我。

  只要流產兩次以上就可算是習慣性流產,而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很多,就我把網路資料理解歸納後有這些原因:
  1.染色體異常
  2.賀爾蒙異常
  3.子宮異常或感染
  4.自體免疫異常
  5.環境不良因素影響及不明原因

  8/30突然性的大量出血而流產後,醫生便告訴我要開始做詳細的檢查。之後的第一次回診除了看流產乾淨否之外,也抽血檢驗aCL的IgG及IgM以及LA,這些項目若呈現較高的反應或是陽性時,會產生靜脈血栓、動脈血栓、習慣性流產和血小板減少的臨床反應。再來,醫生又要求我自行向負責遺傳諮詢的醫生掛號檢查染色體。最後,醫生可能會在確定我流產乾淨後開始計劃子宮腔鏡/腹腔鏡的手術,以更詳細仔細的看看我子宮有沒有什麼問題。

  而醫生這樣的處理我只覺得解決了一半。之前,我本著尊重專業的態度,不會向醫生詳細詢問和我賀爾蒙有關的指數,所以我一直認為我的賀爾蒙應該算正常,所以醫生才會開始要求我做試管嬰兒。但是當我開始以「習慣性流產」為主題上網找相關資料時才發現我有可能賀爾蒙異常。賀爾蒙異常又可能和甲狀腺機能低下或亢進互相影響,而甲狀腺機能的異常又會牽扯自體免疫的異常。另外,要知道有沒有血栓的問題或是是否受精卵品質不良,其實檢查流產出來的胚胎就大約可以略知一二,但我的醫生卻告訴我檢查胚胎沒有用。於是我開始想換醫生。

  「生殖免疫」算是一個新興的研究方向,醫生要精熟自體免疫、賀爾蒙以及之間的影響,所以不是每個婦產科醫生都精熟的,甚至有些醫生不太相信自體免疫和不孕有關。而我在網路上看到的資料顯示,台灣大多是婦產科醫生和免疫風溼科一起合作,才能使有這類狀況的不孕患者安產至胎兒問世。而我的醫生沒有這樣的治療記錄,如果真的發生這樣的狀況時... 所以我開始自立自強也開始找醫生。

  首先,得知有些指數在懷孕時才會異常,所以確定醫生不檢查我免疫問題時,我就急急的找了網路上不孕姐妹們推薦的醫生檢查。接下來,如果我的醫生說子宮不必急著在身體仍有懷孕狀況時詳細檢查的話,我就要開始好好休息個半年,什麼事也不作只要專心運動養好身體。雖說我卵巢功能不佳,實在是不能再拖了 ;可是子宮的休息,身體狀況的調整或許也是讓我不會再一次流產的要素之一,所以,我只能以有利於卵巢功能的運動及生活作習,來試試看能否保持卵巢的活性,也希望能順便改善自己的體質。

  至於要換那個醫生呢?有類似狀況的不孕姐妹們找的醫生大多是:台中榮總陳醫生或台大何醫生。但是這兩個醫生於我卻有些不便。何大夫現在是台大的副院長,他還能維持看診品質嗎?我擔心會不會發生那種等3小時問診卻只有3分鐘的狀況?而雖說夫家在台中,離榮總也很近,但是我不會騎機車也不會開車,只要一開始試管療程,多少都會麻煩到婆婆及大嫂。再加上平常不住在台中的我,突然一整個多月住在台中,四週親戚關切的眼光我可能會頂受不住。還有,最重要的是,只要一植入後,我就得盡量的當豬養。一想到我平時不住台中,一住台中卻要人伺候,壓力就無形的大了起來。所以台中榮總是真的找不到人時的選擇了。

  寫到此時又突然想到,老天丫!如果我這樣的努力您仍不給我機會的話,那我真的會「搥心肝」......  算了,不要想太多,因為不努力一定是沒有的,所以這一次就是最後一次試管了,再沒有的話,那我要趕緊再去努力發展我的下半生了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